270 年時光淬煉|江詩丹頓如何用鐘表續寫文明史詩?
發表于 2025年03月21日 瀏覽:
【跨越兩個半世紀的制表傳奇】
自 1755 年日內瓦湖畔的工坊誕生,江詩丹頓便以 "馬耳他十字" 為印記,將機械美學推向極致。從首枚鐫刻創始人名字的銀質懷表,到如今的閣樓工匠系列,270 年從未間斷的制表血脈,讓每一枚時計都成為流動的藝術。
【東方美學的時空對話】
1845 年首入中國的 33 對腕表,開啟了與東方文明的不解之緣。同治皇帝的鑲鉆琺瑯懷表、杜瓦先生提議的中國時辰表盤,印證著品牌對文化融合的超前探索。2024 年全新 "Le Temps Divin" 系列,更將線性時間與四季輪回的哲學注入方寸之間,演繹東西方時空觀的詩意碰撞。
【盧浮宮級的藝術盛宴】
與盧浮宮合作的 "致敬偉大文明" 系列,將古埃及圣甲蟲、敦煌飛天等文明符號化作表盤微雕。琺瑯師、雕刻師、寶石鑲嵌大師以毫米級精度,在直徑 36mm 的表盤復刻人類文明史。正如策展人宋海洋所言:"這是用鐘表講述的文明史詩。"
【日內瓦印記的終極承諾】
每一枚江詩丹頓都需經過 1200 道工序,300 小時嚴苛測試。從世界最薄機械表 Patrimony 到集 16 項復雜功能的 Tour de l'Ile,"閣樓工匠" 們用手工技藝對抗工業洪流。2023 年突破 10 億瑞郎銷售額,印證著頂級制表的永恒魅力。
自 1755 年日內瓦湖畔的工坊誕生,江詩丹頓便以 "馬耳他十字" 為印記,將機械美學推向極致。從首枚鐫刻創始人名字的銀質懷表,到如今的閣樓工匠系列,270 年從未間斷的制表血脈,讓每一枚時計都成為流動的藝術。
【東方美學的時空對話】
1845 年首入中國的 33 對腕表,開啟了與東方文明的不解之緣。同治皇帝的鑲鉆琺瑯懷表、杜瓦先生提議的中國時辰表盤,印證著品牌對文化融合的超前探索。2024 年全新 "Le Temps Divin" 系列,更將線性時間與四季輪回的哲學注入方寸之間,演繹東西方時空觀的詩意碰撞。
【盧浮宮級的藝術盛宴】
與盧浮宮合作的 "致敬偉大文明" 系列,將古埃及圣甲蟲、敦煌飛天等文明符號化作表盤微雕。琺瑯師、雕刻師、寶石鑲嵌大師以毫米級精度,在直徑 36mm 的表盤復刻人類文明史。正如策展人宋海洋所言:"這是用鐘表講述的文明史詩。"
【日內瓦印記的終極承諾】
每一枚江詩丹頓都需經過 1200 道工序,300 小時嚴苛測試。從世界最薄機械表 Patrimony 到集 16 項復雜功能的 Tour de l'Ile,"閣樓工匠" 們用手工技藝對抗工業洪流。2023 年突破 10 億瑞郎銷售額,印證著頂級制表的永恒魅力。